各县(市、区)、德阳经开区关工委、文明办、教育局、团委:
按照省关工委、省文明办、省教育厅、团省委、省关心下一代基金会《关于开展“铭记两史,践行三爱”青少年夏令营活动的通知》(川关委〔2016〕29号)要求,经研究,决定在全市各县(市、区)、德阳经开区和部分乡(镇)、村(居)开展“铭记两史,践行三爱”青少年夏令营暨“三讲三爱两进步”首届青少年乡村夏令营活动。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:
一、活动目的
本次活动旨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,进一步引导广大青少年确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爱学习、爱劳动、爱祖国;进一步巩固“六好”基层关工委创建成果,调动和激发基层组织的活力,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;进一步将关工委工作重心下移、关爱活动下沉,将“文明校园”创建延伸到基层,让夏令营活动惠及更多的孩子,结合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、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,强化党史国史教育,引导青少年听党话、跟党走,让全市青少年度过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暑假。“铭记两史,践行三爱”青少年夏令营活动由市、县两级牵头承办;“三讲三爱两进步”首届青少年乡村夏令营由乡(镇)、村(居)两级牵头承办,街道、社区参照执行。
二、活动时间
2016年6月至8月
三、主办、承办单位
主办单位:市关工委、市文明办、市教育局、团市委、市关心下一代基金会
承办单位:县(市、区)、德阳经开区关工委、文明办、教育局、团委以及乡(镇)、村(居),街道、社区关工委组织、团组织
四、扎实开展“铭记两史,践行三爱”青少年夏令营活动
由市、县两级关工委负责实施,市关工委将给予一定经费补助。参加本夏令营活动的营员为10至16岁身体健康、有自理能力、可正常参加日常训练、无传染疾病的青少年。应有一定数量的农村留守儿童、流动儿童、特困家庭青少年。各地评选的“美德少年”优先参加。要依托学校、青少年活动中心、乡村学校少年宫和青少年教育基地,在7月上中旬,中小学校刚放暑假时举办,营期3至5天。要将党史国史教育贯穿整个夏令营活动,以关工委老同志主题报告会、共青团、少先队主题团(队)会活动等方式体现。要为所有营员购买意外伤害保险。
本夏令营活动设主营、分营。主营设在绵竹市(名额分配见附件1),分营由各县选址安排。各营按照全市总体要求,紧扣主题,结合实际,突出特色,精心组织实施。各县(市、区)、德阳经开区关工委,要认真制定本地的“铭记两史,践行三爱”青少年夏令营活动方案,并将活动方案和主营报名表(附件2)于6月25日前报市关工委办公室。
五、积极开展“三讲三爱两进步”首届青少年乡村夏令营活动
为进一步拓展和丰富“铭记两史,践行三爱”青少年夏令营活动,本着“量力而行、分步推进”的思路,在部分乡(镇)、村(居)试点开展“三讲三爱两进步”青少年乡村夏令营活动。活动开展可借鉴绵竹市遵道镇双土村暑期关爱活动“争取党政支持,整合青少年活动场地和‘五老’、返乡大学生志愿者等资源”的做法。同时,有条件的街道、社区应参照执行,名称为“XXX青少年社会实践夏令营”)。
(一)组织动员阶段(2016年6月20日至7月10日):由各县(市、区)、德阳经开区关工委牵头,文明办、教育局、团委协助,积极向党政汇报、争取支持,本着“自愿和量力而行”的原则,组织有条件、有积极性的乡(镇)、村(居)关工委组织筹备乡村夏令营活动并制定实施方案,落实参与意愿、经费来源、活动场地、师资保障、安全措施等。要尊重基层、因地制宜,在现有关爱活动基础上,进一步整合“五老”志愿者、返乡大学生、辖区教育工作者、心理专家、培训单位等师资力量,运用好 “乡村少年宫”、“青苗活动室”、“留守学生(儿童)之家”等硬件资源,有步骤、有计划、有重点地开展好夏令营活动。要积极引入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”、“爱学习、爱劳动、爱祖国” 、“党史国史”教育、“三讲三爱两进步” (讲科学、讲法律、讲文明,爱党、爱国、爱家,发展进步、文明进步)和三星堆、孝文化、继光精神、绵竹年画、三国文化等,充实和丰富夏令营活动内容。要创新活动形式,积极探索和设计生活技能体验、传统文化体验、农耕体验、书法培训、户外素质拓展、“五老”讲故事等公益项目,增强活动的思想性、互动性和趣味性。
城市街道关工委可结合以上内容,积极借鉴什邡市方亭街道利民路社区“五老进校园、学生进社区”的做法,探索设置一些“社区主任助理”、“居民小组长助理”、“卫生保洁员助理”、“交通劝导员助理”等临时性公益岗位,让青少年“换位体验”,参与和了解社区事务,体验社会实践的乐趣。
各县(市、区)、德阳经开区关工委于7月10日前,收集汇总各乡镇、街道关工委拟开展夏令营活动情况,并将《德阳市乡村夏令营活动汇总表》(见附件3)报市关工委办公室。
(二)积极开展阶段(2016年7月11日至8月20日):可以乡(镇)或村(居)、街道、社区为单位开展夏令营活动。有条件的地方,也可采取乡镇、街道设主营,村(居)、社区设分营的形式开展。要坚持“就近就地、属地管理,积极稳妥、安全第一”的原则,认真制定应急预案,全程做好交通、食品、医疗、疾控等安全保障工作。要结合实际科学确定活动时间、地点和内容,既突出地方特色,又适应青少年特点。要突出引导性、教育性和公益性,要通过活动引导青少年向上向善,促进思想道德和意志品质提升。所需经费缺口由乡镇、街道关工委积极向同级党委和政府、爱心企业等争取,有条件的县(市、区)、德阳经开区关工委应给予一定经费补助。整个活动不得向青少年收取任何费用。
(三)评比表彰阶段(2016年8月21日至9月20日):活动结束后,各县(市、区)、德阳经开区关工委,要分别推荐2个以上的质量较高、效果较好的乡镇(街道)和村(居、社区)优秀乡村夏令营,并填报《德阳市优秀青少年乡村夏令营申报表》(见附件4),市关工委、市文明办、市教育局、团市委将从中评选20个“德阳市优秀乡村夏令营”,乡镇(街道)、村(居、社区)乡村夏令营各占一半左右,并给予3000元活动经费补助;同时,分别推荐5名表现突出的优秀志愿者和优秀夏令营营员,由市级有关部门颁发《德阳市青少年乡村夏令营纪念》证书。
(四)总结提高阶段(2016年9月21日至10月20日):各县(市、区)、德阳经开区关工委要将本地开展夏令营活动情况和参与人数等,形成书面材料并于10月20日前报市关工委办公室。
六、有关要求
本次夏令营活动内容较多、涉及面广,是对近年来我市开展夏令营活动的一次提炼和拓展,也是对各地近年来开展关爱活动成果的一次检验和展示。
(一)提高认识,狠抓落实。请各地关工委认真总结开展关爱活动的典型经验和品牌,抓住青少年暑期时间的“空档”期,通过集中开展夏令营的形式,将关心下一代工作真正落实到青少年中去。各地关工委要牵头抓总,文明办、教育局、团委要积极协助、大力支持,切实抓好贯彻落实。
(二)抓点示范,强化指导。市、县、乡三级关工委要加强对本次乡村夏令营活动的指导。德阳市关工委将在各地报送的乡村夏令营中,选择1至2个点,出席启动仪式,进行联系和指导;各县(市、区)、德阳经开区关工委也要选择1至2个点,出席启动仪式,进行联系指导。
(三)落实责任,确保安全。各地要高度重视乡村夏令营活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,各乡镇、街道关工委主任是第一责任人,执行主任是具体责任人,对场地要认真检查,对细节要认真推敲,对过程要全程监督。要坚持“重效果,不重形式、不图热闹”、“成熟一个、开展一个”、“监护人陪同”等原则,对参与青少年要严格做好登记;涉及未成年人的必须有监护人陪同才能参加;对参与的“五老”志愿者,要认真评估其身体状况并签订必要的安全责任书。
附件:1、“铭记两史,践行三爱”青少年夏令营主营名额分配
2、“铭记两史,践行三爱”青少年夏令营主营报名表
3、德阳市青少年乡村夏令营活动汇总表
4、德阳市青少年乡村夏令营活动申报表
德阳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德阳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
德阳市教育局 共青团德阳市委员会
德阳市关心下一代基金会
2016年6月21日